咨询热线:

159-2740-8084

您所在的位置: 武汉张灿律师网 >法律知识 >公司法

律师介绍

张灿律师 张灿律师,本科、硕士均就读于武汉大学,武汉大学国际经济法学硕士,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方向。公司法、合同法专家,湖北尊而光律师事务所律师、专业委员会主任、企业法务和投融资事业部主任。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特邀律... 详细>>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律师姓名:律师

手机号码:15927408084

邮箱地址:hbzegzc@126.com

执业证号:14201201811049547

执业律所:湖北尊而光律师事务所

联系地址:武汉市群光百脑汇708/武商广场写字楼3701

公司法

公司解散诉讼需要满足的条件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第一条之规定,法院受理公司解散之诉的条件有以下四种:

1、公司持续两年以上无法召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

2、股东表决时无法达到法定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比例,持续两年以上不能做出有效的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

3、公司董事长期冲突,且无法通过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解决,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

4、经营管理发生其他严重困难,公司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的。

对于公司股东以知情权、利润分配请求权等权益受到损害,或者公司亏损、财产不足以偿还全部债务,以及公司被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未进行清算等为由,提起解散公司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根据以上规定,股东提出解散公司之诉,除了满足其自身须持有公司百分之十以上股份的条件,还需要向法院举示证据证明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即所谓的出现“公司僵局”的情形。

在案件的具体审理阶段,对于股东提出解散请求的条件是否成就的审查应当是对其前置性条件进行的实体审查。对于这个前置性条件,司法解释并没有给出进一步的解释,之所以如此规定是基于公司成立之后的永久存续性特征。上述条件中的“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指的是公司在治理机构及治理状态方面构成了“冲突”和“僵局”,而非简单地指公司本身的商业经营能力陷入困境。因此,小股东往往是基于与大股东之间的不和而提起解散公司之诉。法院在审查公司是否应当予以解散时,更应当寻求的是股东之间的矛盾是否具有其他途径可以解决。公司解散案件的前置程序性条件,其设置的目的不仅仅是保护公司的永久存续性,更是尊重公司作为独立法人的意思自治。

公司的意思自治实际上是股东的意思自治,当股东的意思自治发生冲突,公司的“人合性”特点发生崩塌时,如何寻找其他途径以维持公司的“资合性”特点是法院审理该类案件必须要着重审查的问题。随意的解散公司会对社会经济以及相关人员、债权人等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为了防止股东权利的滥用,法律对于司法解散公司做出了比较严格的规定。《公司法》第一百八十条规定,只有在其他途径不能解决时,才赋予股东请求解散公司的权利。即便是股东已经诉诸法律,公权力机关介入股东之间的纠纷时,也尽可能不去强制解散公司,可以通过股东离散而非公司解散的方式来解决股东之间的矛盾。

当公司的人合性无以为继的时候,一方面出于保护小股东权益的考虑,另一方面出于对公司永久存续性以及公司被解散后,大股东所受到的损失可能大于小股东损失的考虑,可以通过由大股东收购小股东的股份,或者公司回购以及将小股东的股份通过合理的价格转让给经营理念、经营方式与公司大股东更为契合的人等方式,避免公司的解散。

虽然对于公司僵局的认定有比较严格的条件,但是当公司僵局确实已经出现,股东之间基于自身的利益保护而不愿达成和解以维系相互之间的合作关系,并且已经造成了公司无法再经营下去的时候,法院也应当更多的从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出发,解散公司,以避免损失的进一步扩大。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同时,部分文章和信息会因为法律法规及国家政策的变更失去时效性及指导意义,仅供参考。

手机号码:15927408084

联系地址:武汉市群光百脑汇708/武商广场写字楼3701

Copyright © 2018 www.wclvsh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网律营管